从Python到C++的转变之路——如何高效复现C++开源项目 || Windows || Visual Studio
在许多编程开发场景中,借助开源项目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之一。开源项目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还能通过现有的项目架构,快速入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由于pip的存在,Python的项目容易复现。相较之下,C++的项目复现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通常涉及到多个系统依赖、动态库、静态库的配置以及复杂的编译模式等。
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借鉴Python的思维方式来应对C++项目。换句话说,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Python和C++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复现C++项目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 阅读README:首先,仔细阅读项目的README文件,了解项目的总体介绍和使用说明。
- 分析整体项目架构:通过分析项目的文件结构和模块划分,理解项目的架构设计。
- 配置环境依赖并运行项目:根据项目的依赖说明,配置相应的开发环境,并尝试运行项目以确保环境配置正确。
- 分析具体函数功能:深入研究项目中的关键函数,理解其具体功能和实现原理。
- 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需求:基于已有的项目架构,进行功能扩展或定制开发,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1. 阅读README文件
一个好的项目,它的README肯定是写的很清楚的,不仅帮助你理解项目的功能和设计,还能指导你如何配置环境并开始使用。
在你没有多少经验时,请一步步按着README来。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标准的README包含哪些内容,以下是一个标准 C++ 项目 README 文件的结构:
1.1. 项目描述 (Description)
- 项目的名称,简洁明了,通常位于文件的顶部。
- 简短地描述项目的功能和目的。
- 说明项目使用的许可证类型(如 MIT、GPL、Apache 等)。
1.2. 编译要求 (Build Requirements)
- 详细说明项目的编译工具和环境要求。
- 比如支持的 C++ 编译器版本(如 GCC 10、Clang 12、MSVC、Qt)、操作系统平台(如 Linux、Windows、macOS)等。
1.3. 依赖项 (Dependencies)
- 列出项目所依赖的外部库或工具,例如,Boost、CMake、OpenGL等。
- 提供安装或配置这些依赖项的指南。
1.4. 安装指南 (Installation)
- 详细说明如何安装和配置项目的步骤。
- 包括必要的依赖项、工具链要求(如编译器版本、库等),以及如何安装这些依赖。
1.5. 使用指南 (Usage)
- 说明如何编译和运行项目。
- 提供命令行示例或代码示例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个项目。
- 如果有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提供如何运行测试的说明。
- 包括运行测试的命令示例,或者是如何配置和使用测试框架(如 Google Test、Catch2 等)。
2.分析整体项目架构
与Python项目相比,C++项目在文件结构和模块管理上有显著不同。Python项目的结构通常通过文件夹和模块直接映射,而C++项目的架构通常通过头文件和源文件进行模块化管理。
在 Python 项目中,IDE(如 PyCharm)通常与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保持一致,项目的文件夹结构直接映射到 PyCharm 的项目视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和操作文件系统中的目录与文件。例如:
Project/├── main.py├── module/│   ├── __init__.py│   ├── helper.py├── requirements.txt
这种方式便于管理和浏览项目结构,且符合操作系统的文件层次,代码组织也相对直观,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文件查找和调用。
在 C++ 项目中,开发环境(如 Visual Studio)并不会直接根据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来组织项目。尤其在大型项目中,C++ 的构建系统通常通过额外的配置文件(如 .vcxproj 或 CMakeLists.txt)来控制文件的编译和链接。项目的结构可能更依赖“过滤器”或虚拟层次结构。例如:
Project/├── src/│   ├── main.cpp│   ├── helper.cpp├── include/│   ├── helper.h├── build/├── CMakeLists.txt
在 Visual Studio 中,项目通常基于“过滤器”进行组织,这些虚拟结构并不直接反映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中的物理目录。一个 C++ 项目可能会包含如下内容:
makefile复制代码my_project/├── CMakeLists.txt        # 构建系统文件├── README.md             # 项目说明文件├── LICENSE               # 许可证文件├── include/              # 公共头文件目录├── src/                  # 源代码目录├── bin/                  # 可执行文件目录├── lib/                  # 外部库目录├── build/                # 构建目录├── tests/                # 测试目录├── docs/                 # 文档目录└── tools/                # 工具目录
每个目录的功能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开发问题。
在这种结构下,源代码、头文件、外部库和构建文件都被分门别类地组织,便于维护和扩展。
当然,不同的项目,它的组织架构也会不一样。但是,分析整体框架的架构是很有必要的。
3.配置环境依赖并跑起来
C++项目的配置和编译方式常常因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而异。Windows和Linux的配置方法略有不同。
在Windows平台上,Visual Studio(VS)是最常用的C++开发环境,它支持通过.sln解决方案文件管理项目,因此不需要手动编写构建脚本。
Step 1: 打开 .sln 文件
 
-  双击 .sln文件:-  这会直接在 VS 中打开整个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会展示项目的结构: Solution 'MySolution' ├── libraries ├── main_app └── external_dependencies
 
-  
-  检查项目配置: -  检查顶部工具栏,确保选择了正确的配置: - 平台(如 x64或x86)。
- 构建模式(如 Debug或Release)。
 
- 平台(如 
 
-  
Step 2: 构建依赖项
-  检查依赖项: -  如果项目有外部依赖项, README通常会说明是否需要安装第三方库或工具。
-  示例: Dependencies: - Boost: vcpkg install boost - OpenCV: Add 'opencv_world.lib' to Linker > Input > Additional Dependencies
 
-  
-  查看生成顺序: -  README通常会说明模块的构建顺序。
-  示例: Build order: 1. Build 'libraries' 2. Build 'main_app'
 
-  
Step 3: 依次生成项目
-  右键子项目并生成: -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子项目(如 libraries),点击“生成”或“重新生成”。
- VS 会自动按照 .vcxproj中的配置编译代码,并生成.lib或.dll文件。
 
-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子项目(如 
-  检查生成输出: - 生成完成后,检查 VS 的“输出”窗口,确保没有错误。
 
-  注意构建顺序: -  如果项目之间有依赖关系(例如 main_app依赖libraries),你需要先生成libraries。
-  自动生成依赖:如果 .sln文件已经正确配置了项目依赖关系,直接生成整个解决方案,VS 会按照依赖顺序自动生成。
 
-  
Step 4: 运行主项目
-  设置启动项目: -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键主项目(如 main_app),选择“设为启动项目”。
 
-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键主项目(如 
-  运行项目: -  点击“调试 -> 开始调试 (F5)”运行项目。 
-  检查程序是否运行正常。 
 
-  
注:外部依赖项如何处理?
外部依赖项指的是项目中依赖的第三方库或工具,而不是项目本身的代码。例如:
- 常见外部库: - Boost:提供数据结构、算法、正则表达式等通用功能。
- OpenCV: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
 
- 依赖的形式: - 头文件(*.h):声明库中提供的接口。
- 静态库文件(*.lib或*.a):编译时链接到程序。
- 动态库文件(*.dll或*.so):运行时加载,提供动态链接的功能。
 
- 头文件(
情况 1: 已集成依赖项
- 如果依赖项(如第三方库)已经由原作者通过工具(如 vcpkg)或路径配置集成,你无需额外操作。
- VS 会根据 .vcxproj的设置自动加载库。
情况 2: 手动配置依赖项
如果依赖项未包含在项目中,或者你需要手动配置:
-  检查 README中的说明:-  通常会列出所需的第三方库及配置方法。 
-  示例: Add the following to project properties: Include Path: C:\libs\boost\include Library Path: C:\libs\boost\lib Additional Dependencies: boost_system.lib
 
-  
-  操作步骤: - 右键项目 -> 属性: - 配置 C/C++ -> 常规 -> 附加包含目录。
- 配置 链接器 -> 常规 -> 附加库目录。
- 配置 链接器 -> 输入 -> 附加依赖项。
 
- 配置 
 
- 右键项目 -> 属性: 
情况 3: 使用 vcpkg 自动配置
如果项目推荐使用 vcpkg 来管理依赖项:
-  安装依赖项: vcpkg install boost
-  集成到 VS: vcpkg integrate install- VS 会自动识别并加载安装的库。
 
注:常见问题排查
-  生成错误:未定义的符号或找不到文件 -  原因:库路径或头文件路径未正确配置。 
-  解决方法: - 检查依赖路径是否已添加到项目属性中。
- 确认外部库的文件(如 .lib或.dll)是否存在。
 
 
-  
-  运行错误:找不到动态库 -  原因:动态库(如 .dll文件)未放在程序运行目录中。
-  解决方法: - 将 .dll文件复制到主项目的输出目录(如Debug或Release文件夹)。
 
- 将 
 
-  
在经过以上处理后,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成功复现一个C++项目。这样的好处在于,你只需关注代码逻辑而非复杂的配置。
4. 分析具体函数功能
在成功配置并运行项目后,下一步是深入理解项目的核心功能和实现细节。C++ 项目通常由多个模块和函数组成,了解这些函数的功能和逻辑对后续扩展开发至关重要。
Step 1: 确定关键模块和函数
从主函数入手:通常项目的核心逻辑从 main.cpp 或类似文件开始。通过阅读主函数,可以了解项目的执行流程和核心模块,根据主函数调用的模块或函数,逐步深入分析。
Step 2: 阅读函数注释和文档
优秀的 C++ 项目通常会在关键函数前提供注释或文档说明功能,也可以直接使用GPT等,生成函数注释和文档。
Step 3: 理解函数实现
-  追踪函数调用链:使用开发工具(如 Visual Studio 的“查找所有引用”功能)查看某个函数的调用者和被调用者。 
-  分析算法逻辑:仔细阅读函数的代码实现,特别是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部分。对于复杂的实现,可以使用调试工具逐行执行代码,观察变量变化和逻辑流程。 
5. 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需求
完成对项目的整体理解后,接下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项目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定制开发。
Step 1: 明确需求
确定要新增的功能目标(如优化性能、添加模块)。
Step 2: 设计扩展方案
遵循项目架构,保持代码风格一致。
为新增功能设计合理的接口,避免耦合。
Step 3: 编写代码并测试
为新增功能编写单元测试,确保正确性。
Step 4: 集成和优化
与现有模块集成,并通过性能分析工具(如 Valgrind)优化代码。
Step 5: 提交和文档
用git更新代码,并且在README 或其他文档中说明新增功能的使用方法和依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