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创投人物 >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2025/5/8 14:51:51 来源:https://blog.csdn.net/2301_79849925/article/details/147246546  浏览:    关键词: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

软件需求规格文档

文件版本:1.3 版本

文件状态:修改完成

文件作者:7组全体成员

完成日期:2025年5月7日

文章目录

    • a. 引言
      • a.1 目的
      • a.2 文档约定
      • a.3 预期读者与涉众分析
      • a.4 产品的范围
      • a.5 参考文献
      • a.6 参考标准
      • a.7 版本历史记录
    • b. 综合描述
      • b.1 产品的前景
      • b.2 产品的核心功能模块
      • b.3 涉众分析(用户类和特征整合)
      • b.4 运行环境
      • b.5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 b.6 假设和依赖
    • c. 外部接口需求
      • c.1 用户界面
      • c.2 硬件接口
      • c.3 软件接口
      • c.4 通信接口
    • d. 系统特性
      • SF-1 数据可视化与管理
      • SF-2 安全监控与预警
      • SF-3 党建管理与信息发布
      • SF-4 村务协同与便民服务
    • e. 非功能需求
      • e.1 性能需求
      • e.2 安全性需求
      • e.3 软件质量属性
      • e.4 业务规则
    • f. 其他需求
    • 附录 A:词汇表
    • 附录 B:分析模型
    • 一、结构化需求分析(主)
      • 1.1 数据流图(DFD)
        • 1.1.1 上下文图(Context Diagram)
        • 1.1.2 0层图(Level 0 DFD)
        • 1.1.3 1层图(Level 1 DFD)
          • 2.1.3.1 村民材料提交
          • 1.1.3.2 村医预约挂号
          • 1.1.3.3 办理事项进度查询
          • 1.1.3.4 在线咨询村务
          • 1.1.3.5 村内实时监控
          • 1.1.3.6 灾害预警
          • 1.1.3.7 村民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流程
          • 1.1.3.8 材料批量审核
          • 1.1.3.9 人口/房屋/田地信息地图化显示
          • 1.1.3.10 党建管理
          • 1.1.3.11 政府通知公告发布
      • 1.2 微规格说明和数据字典
        • 1.2.1 材料在线提交
        • 1.2.2 村医预约挂号
        • 1.2.3 事项进度查询
        • 1.2.4 在线咨询村务流程
        • 1.2.5 村内实时监控
        • 1.2.6 灾害预警
        • 1.2.7 村民投诉/举报事件处理
        • 1.2.8 材料批量审核
        • 1.2.9 人口/房屋/田地信息地图化显示
        • 1.2.10 党建管理
        • 1.2.11 政策通知公告发布
      • 1.3 实体-关系图(ER图)
      • 1.4 状态转换图(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 1.4.1 材料在线提交与审核流程
        • 1.4.2 灾害预警处理流程
        • 1.4.3 村医预约挂号流程
    • 二、面向对象分析(辅)
      • 2.1 用例图:系统概述与用户交互
      • 2.2 用例图:线上政务办理部分
      • 2.3 用例描述:智慧大屏管理
      • 2.4 用例描述:GIS地图乡村管理
      • 2.5 用例描述:智能填报审核
      • 2.6 类图:系统静态结构
      • 2.7 顺序图: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流程
    • 附录 C:待确定问题列表


a. 引言

a.1 目的

本产品为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5G等)实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资源统筹化、服务智能化。平台将整合乡村基础建设、安全管理、资源推广、党建管理等功能,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入口,从而解决乡村治理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数字乡村示范样板,并为后续在更多乡村区域的推广提供成功经验。
此外,本文档详细描述了平台功能、性能、运行环境及相关约束,确保各涉众在需求、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有一致的理解与依据。

a.2 文档约定

  • 格式规范
    • 标题采用小四号加粗黑体,按照层级编号(如 a.1, a.2.1);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 命名约定
    • 文档中所有专有名词、术语及缩略语均以术语表中的定义为准。
  • 说明规则
    • 同一层级下的并列内容视为等同,无优先级差异,除非另有说明;
    • 所有图形、表格均在附录中提供详细清单和说明。

a.3 预期读者与涉众分析

主要读者及涉众

  • 管理用户:村委管理人员及基层干部,负责平台后台数据管理、安防监控、党建数据维护、任务下发与事件处理;
  • 普通用户:包括村民和部分第三方服务商,村民使用APP上报问题、查看通知及生活服务,第三方服务商关注设备接口及数据对接;
  • 开发与维护团队:包括项目管理者、开发工程师、架构师、测试人员和运维人员;
  • 文档编写及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平台整体需求、功能模块及操作流程,为后续培训与推广提供依据。

阅读建议

  • 对于开发团队:建议重点关注各功能模块的技术实现、接口规范、数据交互及系统架构;
  • 对于管理用户:建议侧重了解平台在治理、党建、安防等方面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流程;
  • 对于普通用户:建议关注平台提供的生活服务功能和简易操作指引。

a.4 产品的范围

本平台为基于Web与移动端的数字乡村综合管理系统,覆盖以下核心场景与功能:

  • 数据可视化:利用5G智慧大屏及GIS技术展示乡村资源、人口、事务等信息,实现“一张图”直观展示;
  • 安全管理:集成移动看家摄像头和其他智能监控设备,补充天网工程盲区,保障乡村安全;
  • 党建管理:提供智慧党建大屏,支持党员信息统计、组织管理、成果展示及党建活动管理;
  • 村务协同:实现视频会议、短信通知、智能填报等功能,提升跨部门、跨层级工作效率;
  • 村民服务:提供随手拍问题上报、生活服务信息(如天气预报、智能喇叭广播)等便民功能。

a.5 参考文献

  1.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2019。
  2. 《乡村振兴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
  3. 中国移动“慧村”数字乡村解决方案白皮书,2022。
  4. 《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信通院,2024。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

a.6 参考标准

本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的编写参考了以下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

  • IEEE 830: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 IEEE 29148: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Life cycle processes —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7 版本历史记录

版本号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
1.02025-03-19初始草稿发布7组全体成员
1.12025-03-21增加功能描述及部分细化内容7组全体成员
1.22025-03-24完善文档约定、涉众分析、补充附录说明7组全体成员
1.32025-05-07新增"外部接口",“”系统特性“,”非功能需求”等章节, 附录增加数据流图,微规格说明和数据字典,E-R图等7组全体成员

b. 综合描述

b.1 产品的前景

针对当前部分乡村在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及安防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平台采用“1平台+3入口+N服务”架构(一云多端),实现以下目标:

  • 治理数字化:整合房屋、人口、安防、党建等多维数据,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乡村事务响应与决策效率;
  • 服务便民化:通过手机APP、电视端、WEB端等多渠道提供智慧生活服务,改善村民体验;
  • 城乡资源互通:依托互联网引入城市优质资源,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
  • 示范推广: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模式,为其他乡村区域推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b.2 产品的核心功能模块

平台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均支持多终端操作与数据交互:

  1. 5G数字乡村智慧大屏

    • 实时监控:展示乡村概况、告警信息、设备状态,支持视频监控及数据实时刷新;
    • 数据整合:集成房屋、人口、安防、党建等数据,实现数据联动与交叉分析;
    • 交互功能:支持触控、远程操作及图表切换,便于多角度数据查询。
  2. 乡村治理一张图(GIS可视化)

    • 地理信息展示:利用GIS技术展示房屋分布、人口密度及资源分布;
    • 图层叠加:支持多图层动态叠加展示,实现实时数据更新;
    • 数据查询:提供定位、缩放、及详细信息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操作。
  3. 智慧党建大屏

    • 党员信息统计:展示党员年龄、党龄、民族、分布等信息;
    • 组织管理:支持党员动态管理、活动记录和成果展示;
    • 数据报表生成:自动生成统计报表,辅助党组织决策及宣传展示。
  4. 视频会议系统

    • 多终端支持:支持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终端接入,实现远程会议;
    • 实时互动:提供视频、音频及屏幕共享功能,支持即时会议沟通;
    • 会议管理:具备预约、通知、会议记录及回放等功能,便于会后查阅与归档。
  5. 短信通知与智能填报

    • 精准推送:向目标用户(村委、基层干部、村民)推送通知及预警信息;
    • 智能填报:提供简洁的在线填报界面,简化乡村数据上报流程,减轻基层负担。
  6. 随手拍与事件处理

    • 问题上报:村民通过APP拍照上传村容环境、设备故障等问题;
    • 事件跟踪:后台系统支持自动任务分配、处理进度跟踪及反馈;
    • 用户评价反馈:问题处理完毕后,支持用户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及反馈。

b.3 涉众分析(用户类和特征整合)

将所有用户及相关涉众归纳如下:

  1. 村委会管理人员

    • 特征
      1.年龄多在35-50岁之间,部分人员可能缺乏技术背景,但具备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
      2.熟悉乡村政策执行、矛盾调解和资源统筹,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日常需兼顾行政事务与村民服务,工作内容繁杂。
    • 需求
      1.需处理大量行政任务(如数据统计、档案管理、政策宣传);
      2.协调上级政策与村民需求,承担“上传下达”职责;
      3.依赖传统手工记录方式,信息化工具应用水平有限;
      4.工作环境受限于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设备的普及程度。
  2. 村民

    • 特征
      1.以中老年为主,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
      2.部分老年村民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
      3.习惯通过口头传达或纸质公告获取信息;
      4.依赖熟人社会网络,对线上服务信任不足。
    • 需求
      1.村民需便捷的生活服务(如随手拍、短信通知、在线填报);
      2.界面文字偏大以及语音导航等适老化需求。
  3. 乡镇政府

    • 特征
      1.为政策与资源支持者,负责财政拨款分配、项目立项审批及资源统筹调配;
      2.具考核监督方职能,通过量化指标(如治理效率、群众满意度)评估村委会工作成效。
    • 需求
      1.需定制化考核模板(如矛盾调解率、政策覆盖率),自动生成多维度绩效报告;
      2.支持资金流向追踪、项目进度可视化(如地图标记)、资源缺口预警。
  4. 第三方服务商

    • 特征:第三方服务商关注系统接口的标准化和设备兼容性;
    • 需求:服务商需稳定的数据对接和接口支持。

b.4 运行环境

  • 终端设备
    • 支持 iOS/Android 手机、Windows/Mac 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终端;
  • 软件依赖
    • 集成微信小程序、管理后台、视频会议客户端等;
  • 网络要求
    • 要求4G/5G及宽带网络支持,确保视频监控、数据传输及远程会议的流畅运行。

b.5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 政策与法规
    • 必须严格遵循《数据安全法》、乡村隐私保护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硬件适配
    • 系统需兼容多品牌摄像头、智能电视及现场其他设备;
  • 成本控制
    • 优先采用云服务,降低本地部署及维护成本;
  • 用户培训
    • 提供针对村委、基层干部及村民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落地顺利。

b.6 假设和依赖

  • 政策支持
    • 假设地方政府持续对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与政策扶持;
  • 网络覆盖
    • 假设目标区域具备稳定的4G/5G或宽带网络;
  • 数据质量
    • 假设各数据来源均具备较高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村民上报数据真实有效。

c. 外部接口需求

c.1 用户界面

  • 界面标准

    • 保持全平台界面风格一致,采用简洁直观的设计风格,确保信息展示清晰、操作逻辑清楚,符合典型用户使用习惯;
    • 所有界面需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PC、平板、手机等多端设备访问,自动适应分辨率与布局;
    • 界面设计应支持无障碍访问功能(如键盘导航、屏幕阅读器兼容、色彩对比度优化等),满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
  • 布局与控件

    • 屏幕主要区域包括顶部导航栏、左侧菜单栏、主内容区和浮动操作栏,控件包括按钮、输入框、下拉选择器、图表展示区等,需遵循统一的UI标准组件库;
    • 所有控件需具备一致的交互风格与状态反馈(如加载中、成功、失败、不可用等),支持快捷键与鼠标悬停提示;
    • 错误提示需采用弹窗或内嵌提示形式,语言通俗、内容明确,避免技术术语,如“操作失败,请稍后重试”。

c.2 硬件接口

  • 设备兼容与认证机制

    • 支持主流智能硬件设备接入,包括移动摄像头、环境传感器、智能门锁等,平台需提供统一的设备接入认证机制(如Token绑定、设备ID白名单);
    • 实现设备数据自动上报、状态同步及远程控制,支持状态回传与双向通信。
  • 接口协议与数据格式

    • 与设备通信统一采用 MQTT v3.1.1 或 CoAP 协议,数据格式为JSON或Protobuf,保障传输高效;
    • 所有设备接口需文档化,含字段说明、取值范围、数据频率等信息;
    • 数据传输需加密(如TLS+MQTT),避免中间人攻击与数据泄露。

c.3 软件接口

  • 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

    • 本平台需与内外部信息系统(如政务大数据平台、乡村治理平台、第三方云服务)对接,统一采用 RESTful API,接口返回格式为JSON,字符编码为UTF-8;
    • 提供OpenAPI 3.0规范文档,包含请求示例、参数定义、状态码和错误码说明。
  • 平台组件接口

    • 后端系统采用Spring Boot框架,需与中间件(如Redis、RabbitMQ)、数据库(MySQL、MongoDB)建立稳定接口;
    • 支持微服务间通过HTTP或gRPC协议通信,实现模块间数据共享与服务解耦。
  • 数据访问与缓存机制

    • 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层,内部采用缓存机制(如Redis)缓解数据库压力;
    • 所有读写接口需记录调用日志,便于问题追踪与接口统计分析。

c.4 通信接口

  • 网络通信

    • 与终端用户、设备、外部平台之间所有通信必须通过HTTPS(TLS 1.2及以上)加密;
    • 实时数据(如视频、告警)采用WebSocket,非实时数据采用REST API;
  • 消息格式与安全机制

    • 所有通信统一使用JSON或XML格式,支持多层加密、签名校验与请求频率控制(如IP限流);
    • 每条消息含时间戳与签名字段,防止重放攻击与请求伪造;
  • 通信性能指标

    • 视频流:帧率不低于25fps,延迟控制在300ms以内;
    • 实时传感器数据:同步间隔不超过10秒,数据完整率达99%以上;
    • 通信异常处理:断线自动重连,提供失败重传与告警机制。

d. 系统特性

系统特性以模块为单位划分,编号规范统一,描述包括功能说明、优先级、激励/响应流程与详细功能需求。

SF-1 数据可视化与管理

  • 说明:对乡村房屋、人口、事件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支持大屏联动、图表交互与地图定位。
  • 优先级:高
  • 激励/响应序列:用户登录 → 系统加载数据 → 5G智慧大屏实时刷新 → 用户筛选与查询
  • 详细要求
    • 数据刷新周期不超过30秒;
    • 支持多维度图表、地图热区联动展示;
    • 支持按地块、村组、时间段等条件筛选查询;
    • 提供数据导出功能(CSV、Excel)。

SF-2 安全监控与预警

  • 说明:通过接入摄像头与传感器,实现村庄安全监控与告警预警。
  • 优先级:高
  • 激励/响应序列:设备数据上报 → 系统判断异常 → 自动推送预警 → 用户确认与处理
  • 详细要求
    • 支持烟雾、火情、水位、电力等多类型传感器接入;
    • 事件识别与响应时间小于1秒;
    • 支持多种预警通道(短信、APP、邮件);
    • 异常自动记录并可视化呈现。

SF-3 党建管理与信息发布

  • 说明:支持党员信息统计、党建活动管理、在线学习、成果展示。
  • 优先级:中
  • 激励/响应序列:党建管理员登录 → 管理党员信息 → 创建活动 → 统计报表输出
  • 详细要求
    • 提供党员信息批量导入、导出;
    • 活动创建支持报名、签到、成果登记;
    • 统计功能按组织架构分级展示;
    • 用户权限分级:书记/委员/普通党员不同功能权限。

SF-4 村务协同与便民服务

  • 说明:支持跨部门任务协同、群众服务需求处理及反馈。
  • 优先级:中
  • 激励/响应序列:村民提交任务 → 后台分派责任人 → 完成并反馈 → 村民评分
  • 详细要求
    • 支持“随手拍”功能,照片定位并自动分类;
    • 多终端(手机、平板、电视)同步;
    • 通知支持短信、APP消息、邮件;
    • 所有任务流程可追溯,处理效率自动评估。

e. 非功能需求

e.1 性能需求

  1. 响应时间

    • 90%常规请求≤2秒,99%请求≤3秒;
    • 实时告警、视频流等关键模块延迟≤1秒;
  2. 吞吐量与并发

    • 支持≥500TPS,最大同时在线用户≥2000人;
    • 支持集群与负载均衡部署,具备自动扩展能力。
  3. 资源利用率

    • 高峰CPU≤75%,内存≤70%,磁盘I/O使用率≤60%;
    • 提供日/周/月资源监控与容量预测报告。
  4. 系统稳定性

    • 可用性≥99.9%;
    • 支持主备冗余、热切换与故障恢复自动通知机制;
    • 每日自动备份,关键数据异地存储。
  5. 性能测试标准

    • 使用JMeter/LoadRunner完成压力测试、并发测试、稳定性测试;
    • 所有测试需出具报告并达到预设验收门槛。

e.2 安全性需求

  • 身份认证:支持OAuth 2.0、JWT等机制,接口需Token校验;
  • 数据加密:敏感信息采用AES-256加密存储,所有通信均启用TLS;
  • 访问控制: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定义最小权限集;
  • 操作日志:系统操作记录保存≥180天,支持查询与审计追踪;
  • 异常防护:防SQL注入、XSS、CSRF攻击,接口设置频率限制与IP封禁机制。

e.3 软件质量属性

  • 可靠性:提供故障自动恢复机制,自动诊断与告警;
  • 可用性:7×24稳定运行,具备备用系统热切换能力;
  • 易用性:界面统一、交互友好,提供图文操作指引与用户培训手册;
  • 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代码注释率≥80%,文档完整;
  • 可移植性:系统支持在Linux/Windows部署,客户端适配Chrome/Edge/Firefox主流浏览器。

e.4 业务规则

  • 用户仅可修改自身信息,操作必须验证身份;
  • 不同角色访问受限,后台设置权限模板;
  • 所有数据调用、上传、审批等操作记录需可追溯;
  • 异常操作自动通知管理员,触发安全策略;
  • 核心功能需提供“试运行”与“审批流程”机制,防止误操作。

f. 其他需求

  • 国际化支持:系统预留语言切换接口,支持中英文版本,未来可扩展至更多语言;
  • 合规与法规要求:平台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规;
  • 部署与运维
    • 提供Docker容器部署方案,支持一键安装、版本回滚;
    • 自动化脚本完成数据库初始化、日志配置、运维告警对接;
    • 提供开发、测试、生产环境隔离机制;
  • 系统监控:提供Prometheus + Grafana监控方案,监控CPU、内存、TPS、失败率等指标;
  • 日志系统:接入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日志平台,支持实时检索与图形化报表展示。

附录 A:词汇表

术语/缩写全称 / 含义
数字乡村国家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之一,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农村治理能力、服务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
综合管理平台集成人口、房屋、地块、事件、党建等多功能模块的统一管理系统,用于提升村庄治理数字化水平。
村务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人口、房屋、事件等日常村务数据的信息系统子模块,支持上报、审核、处理与统计。
党建管理模块提供党员信息管理、学习活动记录、组织生活发布等功能,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数字化平台组成部分。
网格员被划分责任区域的村干部,负责片区事务上报、巡查、处理及走访记录的人员角色。
事件上报村民或设备将突发状况(如违建、环境污染等)提交至系统,由网格员或干部处理的流程入口。
随手拍村民通过拍照并提交事件的一种轻便化上报方式,附带位置、文字描述等信息。
工单任务平台根据事件自动生成的待处理记录,用于跟踪处理过程、责任人、结果与时限。
通知公告村委或系统向村民推送的政策、通知、活动等信息,支持图文及附件发布。
数据大屏安装在村委等场所的可视化展示屏,实时显示人口、事件、设备等各类信息,辅助村务公开与展示。
视频监控模块接入村庄内实时监控画面,支持查看、回放、录像与异常识别,提升治安与安全监管能力。
智能感知设备安装在村内的烟感、水位、电表等设备,用于自动收集环境、能耗、预警等信息。
告警中心汇总智能设备、监控、人工上报所产生的异常告警,供网格员/干部查看与处理。
处理流程事件从上报至结案的完整处理路径,包括审核、分派、处理、回访、归档等步骤。
地图可视化在地理地图上直观展示房屋、人口、事件、地块等空间数据,支持筛选与热力图分析。
统计分析模块对村务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与可视化展示,支持图表输出与导出,辅助分析与决策。
后台管理系统村干部或管理员使用的PC端平台,负责权限管理、数据审核、配置设置等操作。
移动端村民或网格员使用的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端,提供事件上报、通知查看等功能。
统一消息中心系统用于推送通知、提醒、告警等信息的中心服务,支持短信、微信、App推送等方式。
权限控制(RBAC)基于角色的权限分配模型,用于控制不同用户对平台功能与数据的访问范围。
身份认证(JWT)采用 JSON Web Token 实现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用于登录验证与会话保持。
API 接口提供平台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与调用能力,如政务系统对接、设备数据接入等。
GIS 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地图展示与空间数据分析。
MQTT 协议一种轻量级物联网通信协议,用于设备(如传感器)与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

附录 B:分析模型

一、结构化需求分析(主)

1.1 数据流图(DFD)

1.1.1 上下文图(Context Diagram)
  • 描述:上下文图展示了系统的外部实体和系统之间的主要数据流。系统的核心模块(数字乡村平台)与外部实体(如村民、村委管理人员等)进行交互,数据流动关系明确。

  • 图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主要外部实体:上级政府、村民、上级乡镇政府等。
    • 数据流:包括上级政府发送政策文件、村委管理人员处理材料汇总信息等。

1.1.2 0层图(Level 0 DFD)
  • 描述:0层图展示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模块和数据流,进一步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各个处理过程。

  • 图示插入你上传的0层图。

    • 主要过程:包括村委人员、数字乡村平台、村民之间的互动。
    • 数据流:涉及政策公告、村委服务评估、村民投诉信息等。

1.1.3 1层图(Level 1 DFD)
  • 描述:1层图进一步将系统功能细分,展示了各模块的具体操作流程。每一张1层图展示了系统的不同功能块,如资料提交、处理查询、事件处理等。
2.1.3.1 村民材料提交
  • 图示插入第 1 张图
  • 功能:村民登录平台后可选择事项、填写材料并提交申请,系统对资料进行接收并反馈提交状态
  • 数据流:村民 → 提交申请信息 → 系统;系统 → 提交结果 → 村民

1.1.3.2 村医预约挂号
  • 图示插入第 2 张图
  • 功能:村民可通过平台查看医生信息,选择医生并发起预约挂号;村医可查看预约并确认排班
  • 数据流:村民 → 提交挂号请求 → 系统;系统 → 通知村医;村医 → 反馈排班信息 → 系统 → 村民

1.1.3.3 办理事项进度查询
  • 图示插入第 3 张图
  • 功能:村民可通过平台查询个人提交的事项办理进度,系统根据事项ID检索处理节点并返回状态
  • 数据流:村民 → 查询申请编号 → 系统 → 返回处理状态信息 → 村民

1.1.3.4 在线咨询村务
  • 图示插入第 4 张图
  • 功能:村民可就相关村务问题通过平台向村委提交咨询请求,村委可查看并答复
  • 数据流:村民 → 提交咨询信息 → 系统;村委 → 回复答复信息 → 系统 → 村民查看

1.1.3.5 村内实时监控
  • 图示插入第 5 张图
  • 功能:系统接入村内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数据的获取、展示及存储,供管理人员查看
  • 数据流:监控设备 → 实时视频流 → 系统;系统 → 展示图像 → 村委用户

1.1.3.6 灾害预警
  • 图示插入第 6 张图
  • 功能:系统接入外部天气预警或传感设备,当出现灾害苗头时,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知村民
  • 数据流:外部系统/设备 → 灾害预警数据 → 系统;系统 → 推送预警 → 村民/村委

1.1.3.7 村民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流程
  • 图示插入第 7 张图
  • 功能:村民提交投诉或举报信息,系统登记后分发至对应责任人处理,并记录处理进度及反馈
  • 数据流:村民 → 投诉/举报信息 → 系统;系统 → 分派处理 → 责任人 → 处理结果反馈 → 村民

1.1.3.8 材料批量审核
  • 图示插入第 8 张图
  • 功能:管理人员可批量查看、审核村民提交的材料,系统提供筛选、导出及处理状态更新功能
  • 数据流:系统 ← 村民材料数据 → 审核人员;审核结果 → 系统 → 村民

1.1.3.9 人口/房屋/田地信息地图化显示
  • 图示插入第 9 张图
  • 功能:系统将村庄人口、住房、田地等信息进行地理可视化展示,支持村委管理和查询
  • 数据流:后台数据库 → 系统生成图层数据 → 地图展示 → 村委用户查看查询

1.1.3.10 党建管理
  • 图示插入第 10 张图
  • 功能:支持党务信息的发布、活动记录上传、党员信息管理等功能,供村委和党员使用
  • 数据流:党员/村委 → 上传/查看党务数据 → 系统 → 储存并展示 → 用户端展示

1.1.3.11 政府通知公告发布
  • 图示插入第 11 张图
  • 功能:上级政府或村委可通过系统发布各类公告、通知,系统推送至村民平台端
  • 数据流:上级单位/村委 → 通知内容 → 系统发布 → 村民终端接收

1.2 微规格说明和数据字典

1.2.1 材料在线提交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特殊类)规则2(缺失)规则3(批量)规则4(常规)
材料类型=特殊类YNNN
材料完整性=缺失NYNN
材料数量≥10件同类型NNYN
转人工审核(8.2)
触发异常提示(8.3)
执行批量审核(8.3)
标记为常规处理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描述来源去向
个人待审核材料数据型包含事项类型、填写字段、提交时间等村民填写1.2填写材料 → D2汇总材料
投诉事件材料报表型包含文字描述、照片、提交时间等字段村民填写1.4文字/拍照 → D1汇总记录
举报事件材料报表型包含举报对象、说明、证据照片等村民填写1.3文字/拍照 → D1汇总记录
D1汇总投诉/举报事件记录数据型汇总所有举报/投诉,含类型分类、时间等1.3/1.4子流程后台事件中心/管理员处理
D2汇总审核材料数据型所有在线提交事项材料的汇总及结构化信息1.2提交材料审核人员处理/自动流转
1.2.2 村医预约挂号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信息正确)规则2(信息错误)规则3(时段冲突)
个人信息完整且有效YN-
预约时段可用Y-N
允许选择日期/时段(2.1)
返回错误提示并要求修改
记录预约信息(2.6)
发送成功提醒短信(2.2)

数据字典:

数据名称类型组合/描述来源去向
村民预约请求表单型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症状描述村民提交界面信息验证模块
可预约时段表数据库表日期、时段、村医ID、剩余名额排班系统2.1 时段选择模块
预约成功记录记录型预约ID、村民ID、时段、状态(成功/失败)2.6 记录模块汇总报表(2.4)
就诊提醒短信消息型村民姓名、就诊时间、村医姓名、地点2.2 短信模块村民手机
预约汇总报表(2.4)报表型日期、时段、预约人数、村医工作量2.4 汇总模块村医管理后台
1.2.3 事项进度查询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常规查询)规则2(投诉/举报)规则3(触发提醒)
检索类型=待办事项YN-
检索类型=投诉/举报NY-
进度状态=超期--Y
显示事项进度(3.1)
显示D1事件记录
激活"一键提醒"按钮(3.3)
更新D2审核材料

数据字典:

数据名称类型组合/描述来源去向
村民查询请求输入型关键词、查询类型、村民ID村民查询界面3.1分类检索模块
待办事项进度表数据库表事项ID、当前进度、处理时限、责任人D2汇总审核材料3.1检索结果界面
投诉/举报记录(D1)数据库表事件ID、处理状态、结果说明、处理时间投诉举报系统结果展示界面
加快办理提醒消息型事项ID、紧急程度、提醒时间3.3提醒模块村委工作台
进度通知短信(3.2)输出型事项名称、最新进度、下一步骤3.2短信模块村民手机
1.2.4 在线咨询村务流程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明确匹配)规则2(模糊匹配)规则3(紧急咨询)
关键词匹配度≥80%YN-
含"紧急"/"加急"关键词--Y
精准分派负责人(4.1)
转综合服务岗
触发红色预警提醒
记录加急处理日志

数据字典:

数据名称类型组合/描述来源去向
咨询请求表单输入型村民ID、咨询类型、问题描述、紧急程度村民咨询界面4.1分派模块
负责人匹配规则库知识库关键词-部门映射表、责任人排班表村委管理系统4.1分派逻辑
聊天记录数据库持久化会话ID、时间戳、内容、附件4.2沟通模块档案管理系统
服务评价记录事务型评分、评语、改进建议村民评价界面服务质量分析系统
催办提醒消息消息型会话ID、超时时长、催办次数超时检测模块村委工作台
1.2.5 村内实时监控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村民查看)规则2(村委查看)规则3(紧急情况)
请求身份=村民YN-
请求身份=村委管理人员NY-
安全事件预警触发--Y
限制为自家监控(5.1)
开放管辖区域权限
临时开放全域权限
记录安全审计日志

数据字典:

数据名称类型组合/描述来源去向
原始视频流流数据摄像头ID、时间戳、视频编码数据监控设备5.1分类模块
环境传感器数据结构化温度/湿度/烟雾等读数、设备状态IoT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块
权限策略库知识库角色-区域映射表、临时权限规则村委管理系统5.1权限分派模块
安全警报记录事件型警报类型、触发时间、处理状态监控分析系统安防值班终端
监控元数据库聚合型视频流ID、关联传感器数据、区域标签5.2视图生成模块监控历史存档系统

1.2.6 灾害预警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洪水)规则2(火灾)规则3(地震)规则4(其他)
​条件​
水位持续上升>警戒值YNNN
温度突增+烟雾检测NYNN
地面震动频率>5HzNNYN
​动作​
分类为自然灾害-洪水---
分类为安全事故-火灾---
分类为自然灾害-地震---
触发人工复核流程---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描述来源去向
异常情况传感器数据含监测点ID、数值、时间戳监控系统6.1判断灾害类型
分类后的灾害情况结构化标签类型(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子类6.1判断模块6.2通知模块
灾害预警通知多模态消息文本(预警等级/避险指南)+地图标识6.2通知模块村民/村委管理端
1.2.7 村民投诉/举报事件处理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规则来源去向
别人分派来的待处理事件外部任务移交方ID+事件描述+移交时间外部系统/其他部门村委管理人员
投诉/举报事件汇总表数据库表事件ID+分类标签+紧急程度+处理状态7.1筛选模块D1数据库
分类后的投诉/举报事件信息结构化数据类型(投诉/举报)+子类+责任人建议7.1筛选模块任务分派或内部处理
处理结果档案记录处理结论+证据附件+时间戳7.3反馈模块公开查询系统
1.2.8 材料批量审核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 / 动作规则 1规则 2规则 3规则 4
材料类型 = 特殊类YNNN
材料完整性 = 缺失NYNN
材料数量 ≥ 10 件同类型NNYN
启动 8.2 人工审核
触发 8.3 异常提示
启动 8.3 批量审核
标记为常规待处理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 / 描述来源去向
待审核材料汇总报表报表型含材料 ID、类型、提交时间等字段外部申报系统8.1 筛选任务
同类型待审核材料汇总表中间表按材料类型分组的待处理清单8.1 筛选任务8.3 批量审核
异常待审核材料清单记录型材料缺失/格式错误等异常明细8.3 异常提示村委管理人员
D2 汇总待审核材料数据库存储所有终端通过的结构化材料数据8.4 结果汇总档案系统/统计模块
处理结果汇总报表报表型含审核结论、处理人、时间观测等信息8.4 结果汇总村委管理界面
1.2.9 人口/房屋/田地信息地图化显示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上级直接访问)规则2(村委申请访问)规则3(验证失败)
​条件​
用户角色=上级管理人员YNN
访问信息类型=敏感地图化信息YYY
动态验证码状态=有效-YN
​动作​
直接显示完整敏感信息--
触发动态验证码下发流程--
显示脱敏后的部分信息--
记录异常访问日志--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描述来源去向
地图化村庄视图地理信息数据村庄边界、道路、公共设施坐标9.1地图化显示模块上级/村委管理端
分图层土地信息结构化图层住宅层(多边形坐标)、农田层、果园层9.2分类模块地理信息系统(GIS)
动态验证码安全凭证6位数字+有效期(10分钟)上级系统自动生成村委管理人员手机/邮箱
人口住宅地图化视图交互式地图房屋坐标+浮动卡片(户主姓名、联系方式)9.3点击显示模块村委管理端(需验证后访问)
敏感地图化信息加密数据人口详情、土地权属、住宅产权数据上级数据库9.4验证模块
1.2.10 党建管理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年龄分析)规则2(民族分布)规则3(住址聚类)规则4(活动类型)
​分类条件​
党员年龄分段(<30/30-50/>50)---
民族字段非空---
住址含行政村编号---
活动记录含类型标签---
​输出动作​
生成年龄分布柱状图---
生成民族占比饼图---
生成住址热力图---
关联活动类型时间线---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规则来源去向
党员信息汇总基础数据库党员ID+姓名+年龄+党龄+民族+住址上级乡镇政府管理人员10.1分类模块
分类党员信息标签化数据年龄分段/党龄层级/民族群组/住址行政区划码10.1分类模块10.2报表生成模块
图形化数据报表可视化文件柱状图(PNG)+ 热力图(交互HTML)10.2报表模块村委管理决策系统
组织活动记录/成果多模态档案文字总结(PDF)+ 现场照片(JPG)+ 签到表村委管理人员10.3汇总库
组织活动记录/成果汇总库云端存储池按年份/类型/负责人三重索引10.3上传模块上级综合管理平台
1.2.11 政策通知公告发布

行为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决策表:

条件/动作规则1(农业政策)规则2(民生政策)规则3(教育政策)规则4(其他)
​分类条件​
文件标题含"耕地"/“补贴”---
文件标题含"医保"/“养老”---
文件标题含"学校"/“师资”---
​模板生成动作​
调用农业政策模板(编号NY)---
调用民生政策模板(编号MS)---
调用教育政策模板(编号JY)---
转人工制定新模板---

数据字典:

数据项名称类型组成/规则来源去向
上级政策文件原始文档PDF/Word格式,含红头文号上级乡镇政府11.1分类模块
分类后的政策文件标签化文档政策类型标签+重要性分级(A/B/C)11.1分类模块村委管理人员/11.2模块
待发布政策通知模板结构化模板标题栏+政策摘要+本地化填空区11.2模板生成模块11.3编辑模块
处理完成的通知终版文件含方言解读+村委盖章+联系方式11.3编辑模块村民触达渠道
政策模板库知识库按类型存储模板(农业NY-01~NY-10等)上级统一维护11.2模块调用

1.3 实体-关系图(ER图)

  • 描述系统中主要数据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实体与其关键属性
实体属性列表(主键PK,外键FK)
村民村民ID(PK)、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加密)、住址、年龄、是否党员、实名认证状态
村委管理人员管理员ID(PK)、姓名、职位、身份证、联系方式、权限角色ID(FK)、管辖区域ID(FK)
上级政府政府ID(PK)、层级(乡镇/县/市)、考核指标(指标ID、名称、目标值、实际值、考核周期)、政策文件库路径
第三方服务商名称(PK)、联系人、服务类型(设备维护/数据对接)、合作有效期
房屋房屋ID(PK)、户主ID(FK)、位置(GIS坐标)、类型(住宅/商铺/公共设施)、面积
田地田地ID(PK)、所属村民ID(FK)、位置、面积、用途(种植/养殖)
村医村医ID(PK)、姓名、科室、联系方式、坐诊时间段
预约记录预约ID(PK)、村民ID(FK)、村医ID(FK)、预约时间段、
政务申请申请ID(PK)、申请人ID(FK)、类型(低保/医保/农补)、提交材料(文件路径)、审核人ID(FK)、状态(待审核/通过/驳回)
通知通知ID(PK)、发布人ID(FK)、内容、发布时间、通知类型(村务/预警/政策)、接收范围(全体/指定村民)
事件事件ID(PK)、上报人ID(FK)、事件类型(环境/设施/安全)、描述、状态(待处理/处理中/已解决)、处理人ID(FK)、关联位置(GIS坐标)
监控设备设备ID(PK)、类型(摄像头/传感器)、安装位置、状态(在线/离线)、服务商ID(FK)、维护记录
预警规则规则ID(PK)、类型、触发条件、通知方式、责任人ID(FK)
党员党员ID(PK)、村民ID(FK)、入党时间、党龄、党支部ID(FK)
党支部党支部ID(PK)、名称、负责人ID(FK)、党员人数

1.4 状态转换图(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 描述系统中重要对象的状态变化
1.4.1 材料在线提交与审核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2 灾害预警处理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3 村医预约挂号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面向对象分析(辅)

2.1 用例图:系统概述与用户交互

描述: 本用例图提供了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整体高层视图,展示了主要外部参与者(Actor)与系统的交互关系。主要参与者包括“村委会管理人员”、“村民”以及可能的“上级政府”等。图示概括了平台的核心功能领域,如村务管理、党建、安全监控、村民服务等,并通过连接线表示不同角色可以访问或参与的系统功能。这个图从用户视角出发,勾勒了系统的整体边界和服务范围。

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用例图:线上政务办理部分

描述: 本用例图聚焦于平台的政务办事功能模块。图示突出了在线政务申请、进度查询、村医预约等具体的村民服务用例,同时也展现了系统在后台支持这些服务的能力,例如数据断网存储、智能化任务分派等。

图示: (此位置应插入对应的用例图截图,由于我无法直接处理图片,请您手动插入)


2.3 用例描述:智慧大屏管理

描述: 专门描述了村委会管理人员通过智慧大屏进行日常管理和监控的相关功能。图示重点在于大屏作为一种特殊的用户界面,提供了实时数据展示、监控视频查看、告警信息处理、统计报表调阅等功能。这部分强调了平台在可视化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应用,特别是针对村委办公室等集中展示场景。

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大屏管理用例突出平台的监控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是面向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交互界面。通过这个界面,管理者可以快速了解村庄的整体运行状态,处理突发事件,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4 用例描述:GIS地图乡村管理

描述: 阐述了平台基于GIS地图实现的乡村管理功能。此图侧重于地图本身作为核心交互载体,展示了村委管理人员如何在地图上查看和管理地理实体信息,如房屋、人口、田地、基础设施等。通过在地图上进行选择、点击等操作,可以获取详细信息,实现空间化的数据管理和展示。

图示: (此位置应插入对应的用例图截图,由于我无法直接处理图片,请您手动插入)

说明: GIS地图是实现“乡村一张图”概念的关键技术,此图展示了地图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例如人口分布的空间可视化、特定区域地块信息的查询等,是提升管理效率和直观性的重要功能。


2.5 用例描述:智能填报审核

描述:描述了村委管理人员如何通过平台审核村民在线提交的各类材料(如申请表、证明文件等),并对提交的填报内容进行处理、反馈或批量操作的过程。平台提供智能化的辅助判断和批量处理能力,提升审核效率。

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6 类图:系统静态结构

描述: 此类图展示了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核心概念类及其它们之间的静态关系(关联、继承等)。图中包含了如“用户(User)”、“角色(Role)”、“权限(Permission)”、“事件(Event)”、“设备(Device)”、“通知(Notification)”等关键业务实体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用户”拥有“角色”,“角色”关联“权限”,“事件”与“用户”相关联,“设备”产生“数据”并触发“通知”等。类图有助于理解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模块划分的基础。

图示: (此位置应插入对应的类图截图,由于我无法直接处理图片,请您手动插入)


2.7 顺序图: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流程

描述: 本顺序图描述了在“村民投诉/举报事件处理流程”这一特定用例中,不同对象和参与者之间消息传递和交互的时间顺序。图示从村民提交投诉或举报开始,展示了系统如何接收、处理、分派任务给村委管理人员或责任人,责任人如何处理并更新状态,以及最终如何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村民的动态过程。顺序图清晰地展示了关键业务流程中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和涉及的对象。

图示: (此位置应插入对应的顺序图截图,由于我无法直接处理图片,请您手动插入)

所有分析模型均已统一编号与归档,便于开发阶段的对照与验证。


附录 C:待确定问题列表

编号问题描述当前状态说明
Q-01党建管理模块是否需要与上级党委平台对接以实现数据同步?待确认需明确是否存在对接接口及其数据项要求。
Q-02“随手拍”功能是否允许匿名上传?是否涉及个人信息隐私处理?法务评估中涉及数据合规与用户使用体验,需平衡。
Q-03视频监控回放数据的存储周期为多长?是否按村庄规模分别设置?待决策影响存储成本和技术实现方案。
Q-04是否需要支持多语言版本(如普通话与本地方言拼音提示)?产品待定若有老年用户使用需求可能需要简化或本地化界面。
Q-05智能感知设备是否全部由平台统一采购管理,还是允许村级自采接入?待业务明确涉及设备接入认证、运维方式、兼容性等问题。
Q-06数据是否需要与地方政务系统共享(如应急、公安、农业系统)?是否已有数据接口协议?待调研如果需要集成,会影响接口设计与权限模型。
Q-07平台是否部署在本地政务云上?或是否支持混合云部署(如私有云+阿里云)?架构待确认直接决定部署策略与系统设计边界。
Q-08村民注册账号是否需绑定身份证或手机实名验证?如不验证,是否限制某些操作?安全评估中影响操作安全性与用户门槛,需明确策略。
Q-09平台是否需要保留任务处理或告警日志超过1年?是否涉及省级监管要求或审计合规?合规待确认涉及日志归档、存储扩容与合规政策。
Q-10是否计划后期扩展为“镇—村—组”三级联动治理结构?若是,系统当前设计是否支持多级权限下沉?产品战略待决会影响角色模型、组织结构与权限粒度设计。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