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大模型团队4月30日正式宣布开源"Xiaomi MiMo"大语言模型。这款专为推理任务优化的7B参数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同规模主流模型,展现出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
Xiaomi MiMo由新组建的小米大模型Core团队开发,采用"预训练-后训练"协同优化架构。模型基于7000亿token的高质量数据进行预训练,涵盖科技、金融、医疗等专业领域。后训练阶段则引入强化学习框架,通过人类反馈和自动评估持续优化推理能力。这种双阶段训练模式使模型在保持7B参数规模的同时,推理性能提升显著。
技术指标显示,MiMo在GSM8K数学推理测试中准确率达到82.1%,超越同参数规模竞品15个百分点;在HumanEval代码生成任务中,一次通过率较OpenAI o1-mini模型提升23%。模型支持32k tokens长文本处理,在逻辑连贯性和事实准确性方面表现突出。特别设计的推理加速引擎使响应速度提升40%,满足实时交互需求。
小米团队在模型架构上做出多项创新。动态推理路径选择机制可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调整计算资源分配;知识检索增强模块能实时调用外部知识库补充回答;多粒度注意力机制则有效提升长文本理解能力。这些技术创新共同造就了MiMo卓越的推理性能。
开源策略方面,小米不仅公开模型权重,还提供完整的训练代码和推理框架。开发者可基于Apache 2.0协议自由使用和二次开发。配套发布的工具链支持模型轻量化部署,可在消费级GPU上高效运行。公司表示,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大模型技术的普惠化发展。
实际应用测试显示,MiMo在智能客服场景的多轮对话准确率达到91%;在金融数据分析任务中,报表解读正确率较通用模型提升35%。这些成绩证明其专业化推理能力具有广泛的商业化潜力。小米计划率先将MiMo集成到小爱同学、手机系统等产品中。
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专注推理能力的差异化定位使MiMo在特定场景具备竞争优势。随着大模型应用深入,推理效率和质量日益成为关键指标。小米此次开源展示技术实力,也有助于建立开发者生态,为后续产品迭代积累资源。
小米大模型团队透露,正在研发中的MiMo-2将进一步增强数学推导和复杂问题分解能力,预计2024年下半年发布。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型效率,推动大模型技术在移动终端的落地应用。这一系列技术布局,彰显小米从硬件厂商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战略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