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能源 > 【Linux】网络--传输层--UDP协议

【Linux】网络--传输层--UDP协议

2025/5/24 4:41:15 来源:https://blog.csdn.net/s_little_monster/article/details/146108286  浏览:    关键词:【Linux】网络--传输层--UD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个人主页~


UDP协议是一种传输层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中文名为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比起TCP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先学习,TCP可以说是在它的基础上再优化的

UDP协议

  • 一、端口号
  • 二、UDP协议格式
  • 三、组织UDP报文
  • 四、UDP特点
    • 1、传输过程
    • 2、缓冲区

一、端口号

端口号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用于标识不同进程或服务的数字编号

  • 基础定义

    • 类比理解
      可将端口号类比为"网络门牌号",IP地址确定计算机位置,端口号则确定具体服务(如网站、邮件、视频通话等)

    • 编号范围
      0-65535(2^16),分为三大类:

      • 公认端口(0-1023):系统保留,如HTTP(80)、HTTPS(443)、FTP(21)
      • 注册端口(1024-49151):供用户程序注册使用
      • 动态/私有端口(49152-65535):临时分配给客户端进程
  • 核心作用

    • 服务区分:同一IP地址可通过不同端口运行多个服务(如同时提供Web和FTP服务)
    • 通信端点:完整网络地址由"IP+端口"构成(如192.168.1.1:80
    • 协议无关性:TCP和UDP协议各自独立管理端口(如DNS同时使用TCP和UDP的53端口)
  • 常见端口示例

端口号协议服务用途
22TCPSSH远程登录
25TCPSMTP邮件发送
53TCP/UDPDNS域名解析
80TCPHTTP网页服务
443TCPHTTPS加密网页服务
3389TCPWindows远程桌面
  • 配置与管理

    • 端口冲突:同一端口不能同时被多个程序占用
    • 防火墙规则:通过开放/关闭端口控制网络访问(如开放80端口允许Web访问)
    • 端口转发:用于NAT环境下将外部端口映射到内部服务(常见于路由器设置)
  • 技术要点

    • 无状态性:UDP端口不维护连接状态
    • 端口扫描:网络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如使用nmap工具)
    • 临时端口:客户端通常使用动态端口与服务器通信

二、UDP协议格式

UDP发送数据由报头和有效载荷组成,报头的大小一共有64位8字节,分别为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UDP长度、以及UDP检验和

下图是报文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就是这个报头的结构体

struct udp_header 
{uint16_t src_port; //源端口号uint16_t dst_port; //目的端口号uint16_t length;   //UDP长度uint16_t checksum; //UDP检验和
};
  • 源端口号:表示发送方应用程序或进程的端口号
  • 目的端口号:表示接收方目标服务或进程的端口号
  • UDP长度:表示整个 UDP 数据包的总长度,包括报头和数据部分,所以整个UDP报文最大也就是64KB,如果有比较大的文件就需要多次传输
  • UDP检验和: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或被篡改

三、组织UDP报文

Linux 内核网络子系统中用sk_buff管理网络数据包的核心数据结构,它贯穿于整个网络协议栈(从物理层到应用层),负责数据包的接收、处理、传输和内存管理

下面是sk_buff的核心结构体

struct sk_buff {struct sk_buff *next;          // 链表指针struct sk_buff *prev;          // 链表指针struct sock *sk;               // 关联的 socketstruct net_device *dev;        // 网络设备unsigned char *head;           // 内存块起始地址unsigned char *data;           // 有效数据起始地址unsigned char *tail;           // 有效数据结束地址unsigned char *end;            // 内存块结束地址unsigned int len;              // 有效数据长度unsigned int data_len;         // 分段数据长度(如分片)__u16 protocol;                // 协议类型(如 ETH_P_IP)// 其他字段(如时间戳、校验和、错误码等)
};

UDP报文通过sk_buff组织起来,是一个双向链表结构,其中还包括对报文各部分的指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UDP特点

1、传输过程

  • 无连接:只要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 不可靠:没有确认机制,没有重传机制,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送给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 面向数据报:不能够灵活的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发送多长的报文,不会进行拆分和合并

2、缓冲区

UDP是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发送缓冲区的,调用sendto函数可以直接将数据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
UDP是有接收缓冲区的,但是这个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文的顺序和发送的UDP报文的顺序一致,如果缓冲区满了,再想要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今日分享就到这里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