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新车 > JVM happens-before 原则有哪些?

JVM happens-before 原则有哪些?

2025/5/8 7:47:00 来源:https://blog.csdn.net/nmsoftklb/article/details/147636097  浏览:    关键词:JVM happens-before 原则有哪些?

理解Java Memory Model (JMM) 中的 happens-before 原则对于编写并发程序有很大帮助。

Happens-before 关系是 JMM 用来描述两个操作之间的内存可见性以及执行顺序的抽象概念。如果一个操作 A happens-before 另一个操作 B (记作 A hb B),那么 JMM 向你保证:

  1. A 的结果对 B 可见: 操作 A 的所有内存写入操作,对于操作 B 来说都是可见的。也就是说,当执行操作 B 时,操作 A 之前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值能够被 B 读取到。
  2. A 的执行顺序先于 B: 在时间顺序上,操作 A 在操作 B 之前发生。编译器和处理器在重排序指令时,不会改变happens-before 关系的操作的顺序(如果改变了会影响可见性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happens-before 并不是说操作 A 必须在操作 B 之前执行。它只是一种顺序和可见性保证。如果两个操作之间没有 happens-before 关系,那么 JVM 可以对它们进行任意重排序,一个线程的修改对另一个线程也是不可见的。

JMM 定义了一系列的天然的 happens-before 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所有并发操作的基础:

  1. 程序顺序规则 (Program Order Rule):

    • 在一个线程内,按照程序代码的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 happens-before 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 重要性: 这是最基本的保证,但仅限于单线程内。它不保证指令不会重排序(只要重排序不影响单线程内的结果),也不保证这些操作对其他线程的可见性。
  2. 管程锁定规则 (Monitor Lock Rule):

    • 对一个管程(monitor,也就是 Java 中的内置锁或 synchronized 关键字)的解锁操作 happens-before 随后对这个管程的加锁操作。
    • 重要性: 这是 synchronized 实现可见性的基础。当一个线程释放锁时,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写回主内存;当另一个线程获取同一个锁时,会清空工作内存,从主内存读取共享变量的最新值。
  3. Volatile 变量规则 (Volatile Variable Rule):

    • 对一个 volatile 变量的写入操作 happens-before 随后对这个 volatile 变量的读取操作。
    • 重要性: 确保了 volatile 变量的可见性。一个线程修改 volatile 变量后,这个修改会立即对其他线程可见。volatile 变量的读写还会形成内存屏障,禁止特定类型的指令重排序,保证了有序性。
  4. 线程启动规则 (Thread Start Rule):

    • Thread.start() 的调用 happens-before 启动的线程中的任何一个操作。
    • 重要性: 确保了新启动的线程能够看到主线程在调用 start() 之前对共享变量所做的修改。
  5. 线程终止规则 (Thread Termination Rule):

    • 线程中的所有操作 happens-before 其他线程检测到这个线程已经终止。(例如,通过 Thread.join() 方法结束、或者 Thread.isAlive() 返回 false)。
    • 重要性: 确保了在被终止线程结束前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在调用 join() 的线程返回后能够被看到。
  6. 线程中断规则 (Thread Interruption Rule):

    • 对线程 interrupt() 方法的调用 happens-before 被中断线程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例如,Thread.interrupted() 返回 true,或抛出 InterruptedException)。
    • 重要性: 保证了中断操作的可见性。
  7. 对象终结规则 (Finalizer Rule):

    • 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happens-before 它的 finalize() 方法的开始。
    • 重要性: 在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并执行 finalize() 方法时,对象的字段已经初始化完毕。
  8. 传递性 (Transitivity):

    • 如果操作 A happens-before 操作 B,并且操作 B happens-before 操作 C,那么操作 A happens-before 操作 C。
    • 重要性: 这是 happens-before 关系能够连接和传递的关键。通过这个规则,我们可以推导出更复杂的并发场景下的可见性保证。

happens-before 原则的意义:

  • 程序员的保证: JMM 承诺遵守这些 happens-before 规则,无论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如何实现内存访问。程序员可以依据这些规则来推理并发程序的正确性,而不必关心底层的复杂细节。
  • 同步机制的基础: Java 中各种同步机制(如 synchronized, volatile, final, Lock, concurrent 包下的工具类)都是基于这些 happens-before 规则来实现对共享变量的正确访问。例如,CountDownLatchcountDown() happens-before await() 方法成功返回。
  • 避免数据竞争: 如果两个操作分别由不同的线程执行,它们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写入操作,并且它们之间没有 happens-before 关系,那么就存在数据竞争 (Data Race)。数据竞争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编写并发程序就是要避免数据竞争,确保关键操作之间建立 happens-before 关系。

happens-before 原则不是描述实际的时间顺序,而是定义了多线程环境下,哪些操作的结果必须对其他哪些操作可见,以及哪些操作的执行顺序必须得到保证。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