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维修 > 【模电】反馈放大电路

【模电】反馈放大电路

2025/10/12 21:32:47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62582990/article/details/144771668  浏览:    关键词:【模电】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类型

2.反馈判断

2.1交直流反馈和极性判断

2.1.1交直流反馈判断

1)判断方法

交流反馈:存在交流通路中的反馈即为交流反馈,引入交流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直流反馈:存在直流通路中的反馈即为交流反馈,目的是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实例分析

以一个共射级放大电路为例

由上图可看出,上述共射级放大电路既有交流反馈,也存在直流反馈。

因为Re的存在,直流反馈稳定了静态工作点,但同时也减小了低频增益。

为了实现既要还要,可在Re两端并联适当大小的旁路电容Ce,这样在分析交流等效电路时近似认为Re被短路,也不影响静态工作点。

2.1.2极性判断

1)判断方法

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信号瞬时极性为(+),再根据各类放大电路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逐级标出电路有关点电位的瞬时极性或支路电流的瞬时流向,最后判断反馈信号是削弱还是加强净输入信号。

若是加强,则是正反馈。若是削弱,则是负反馈。

引入负反馈通常是为了实现更稳定的放大,使放大器有更加优越的性能。正反馈一般用于产生自激振荡,常用于信号产生电路,比如施密特比较器正弦波产生电路

2)实例分析

常见极性传递

相关示例

2.2 电压电流和串并联反馈

2.2.1电压电流反馈判断

1)判断方法

输出短路法:假设输出短路到地,若反馈信号不存在,则说明是电压反馈,反之是电流反馈。

2)实例分析

2.2.2串并联判断

1)判断方法

观察反馈网络和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端口的连接方式,若两者以串联方式连接则是串联反馈,反之则是并联反馈。

2)实例分析

3.反馈总结

4.相关真题

真题常考知识点有两类,一是反馈判断,二是反馈电路设计。

4.1例题18年Q3

根据题意要求,以及瞬时极性法,判断应该加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Rf一端接输出Uo,另一端接Rb右侧。

Auf=1+Rf/Rb。

4.2例题22年Q1

由于要求增加带载能力和输入电阻,应该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放大器连接:1->4

反馈电阻连接:5->7,6->3

Auf=1+Rf/Rb=10,推出Rf=9*Rb=9kΩ。

5.参考资料

1.《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六版 康华光

2.《新概念模拟电路》杨建国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