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美景 > 注意力机制(课程笔记)

注意力机制(课程笔记)

2025/10/24 17:34:57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63213284/article/details/141359363  浏览:    关键词:注意力机制(课程笔记)

一: 针对的问题

        解决在循环卷积网络RNN模型中存在的信息瓶颈问题。

        信息瓶颈:

        举的是机器翻译的例子。在RNN中,Decoder的第一个输出取决于Encoder中的上一个输出,然后Decoder的其余输出都取决于上一个Decoder输出(也就是说每一个输出只受上一个隐向量的影响)。那么就要求上一个输出能够需要包含输入句子的所有信息,但是实际上每一个隐向量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只靠一个输出隐向量不能充分的表示所有信息。

二:注意力机制 

        在Decoder端把Encoder所有隐向量提供给Decoder,让Decoder自己去选择需要关注哪一个隐向量。

        不用S1直接生成输出,而是用来求注意力分数e

经过softmax后,形成一个注意力分布,求和为1。

然后用注意力分布乘对应的隐向量,记为o1。包含了Decoder端所需要的Encoder的所有隐向量的信息。

将o1和s1拼接得到输出。

三:抽象化定义

 把s看作query向量,h看作value向量,求的o1实际上是对各个value向量的加权平均。

四:注意力机制的特点

1.解决了信息瓶颈问题。

2.通过在Decoder和Encoder中提供了一种直接联系的方式,缓解了RNN中梯度消失的问题。

3.提供了一定的可解释性。 

参考课程:【【全748集】清华大佬终于把AI大模型(LLM)讲清楚了!通俗易懂,2024最新内部版!拿走不谢,学不会我退出IT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S411F735?p=22&vd_source=30a18e1c6984e8eeef0cf4461d1f03e9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