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美食 > 文献阅读|基于PSMA PET/CT与mpMRI多模态深度学习预测前列腺癌的不良病变

文献阅读|基于PSMA PET/CT与mpMRI多模态深度学习预测前列腺癌的不良病变

2025/8/12 7:09:04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43368987/article/details/148430933  浏览:    关键词:文献阅读|基于PSMA PET/CT与mpMRI多模态深度学习预测前列腺癌的不良病变

文章基本信息

标题Prediction of adverse pathology in prostate cancer using a multimodal deep learning approach based on [18F] PSMA-1007 PET/CT and multiparametric MRI
期刊名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接收时间 2024.12 见刊时间 2025.1
影响因子 8.6(Q1)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259-025-07134-0

摘要速递

准确预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不良病理变化(AP)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开发并评估一种基于[ 18F]PSMA-1007 PET/CT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以预测AP的存在,并探讨整合[ 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的模型是否在预测AP方面优于单独使用PET/CT或mpMRI的模型。结果表明整合mpMRI和[ 18F]PSMA-1007 PET/CT的深度学习模型,显著提升了前列腺癌患者AP存在的预测能力。

AP是至少包括PSM,EPE或SVI中的一种现象:PSM的确定依据是前列腺切除边缘是否残留癌组织。EPE通过评估周围组织中前列腺囊外是否存在癌组织来判断。SVI则定义为癌组织穿透前列腺囊,侵入相邻的精囊。

研究思路

  1. 患者招募入组
  2. 使用ITK-SNAP勾画mpMRI的感兴趣区域,LIFEX勾画PET感兴趣区域
  3. 确定病理结果是否存在PSM,EPE或SVI中的一种现象
  4. 开发多模态模型MPC
  5. 使用逻辑回归从临床特征中选择p-value小于0.05的特征做为最终MPCC使用的临床特征
  6. 基于MPC得到的融合特征与临床特征开发MPCC模型
  7. 消融实验,验证模型性能,MPCC性能最优
  8. 使用SHAP 验证模型的特征重要性
  9. 验证模型在预测AP的单个种类效能

研究方法

  1. 多模态融合模型开发(MP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像的ROI部分被裁剪并输入模型。使用ResNet-50作为CNN组件的骨干网络,从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随后,通过Vision Transformer(ViT)学习图像序列关系并有效捕捉图像的全局特征。
  2. 多模态临床模型开发(MPC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MPC得到的特征结合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制作列线图用来预测术后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癌不良病变。

结果

  1. 参与者特征:可以最终共纳入341名患者,其中AP 150人,nAP 150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临床特征多因素回归筛选关键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模型性能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模型可信性评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模型可解释性SHAP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模型对AP单个类别预测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讨论

该研究利用了[ 18F] PSMA-PET/CT和mpMRI的深度学习特征,结合临床特征,预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病理分期(AP)。研究显示,该方法具有卓越的性能,可作为可靠的AI工具,帮助医生做出术前决策,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SHAP分析量化了每个变量对患者AP预测的影响,展示了每个变量如何增加或减少AP的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信息。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回顾性的单中心研究,仅纳入了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PCa患者,这可能引入选择偏差。
  • 样本量相对较小,模型的泛化能力需要在更多样化的数据中进一步验证。
  • 模型性能可能受到模态融合方法的影响,未来还有优化的空间
  • 手动勾画前列腺繁琐且耗时

努力看齐

  1. 文章内容很充实,研究结果和内容都没得挑。整体结构也很好,思路很清晰。
  2. 多模态融合模型构建的过程,考虑的很详细,使用了CNN和ViT
  3. 最终MPCC使用列线图,而不是将临床特征也使用神经网络后再进行融合(有可能作者这么试过,发现效果不好)
  4. 对模型进行细致的验证,真的很有说服力。

引文
Lin, H., Yao, F., Yi, X. et al. Prediction of adverse pathology in prostate cancer using a multimodal deep learning approach based on [18F]PSMA-1007 PET/CT and multiparametric MRI.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259-025-07134-0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