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应用层的特点和各层的关系
考频是每年平均三分左右。
1.网络应用层模型
1.1客户/服务器模型(C/S)
体会C/S模型特点:
• 客户、服务器地位不平等
• 客户之间不直接通信
• 如果服务器损坏,影响全局
• 服务器负载较大
1.2 P2P模型
体会P2P模型特点:
• 主机之间地位平等
• 主机之间直接通信
• 单个节点损坏不影响全局
• 各节点可以分摊负载
客户机是面向服务器的,服务器是面向任务的
服务器也能主动发送数据给客户端,用一些消息的通知。
2.域名系统(DNS)
2.1域名
域名缩写DN
域名与IP地址、MAC地址、主机都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Internet上提供客户访问的主机一定要有IP,不一定有域名。
2.2域名服务器
根域名服务器知道所有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地址。
顶级域名服务器知道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
权限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负责一个区的域名服务器(网址)
本地域名服务器(人脉王):缓存近期被查询过的域名。
2.3域名解析过程
域名解析就是指把域名转化为IP地址的过程。当客户需要域名解析时,通过本机的DNS客户构造一个DNS请求报文,以UDP数据报方式发送本地域名服务器。
通常是客户机向本地的查询通常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
为了提高DNS的查询效率,在域名服务器中广泛地使用高速缓存。(DNS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后丢弃高速缓存的信息,故是要定时刷新)
3.文件传输协议(FTP)
额外(TFTP):是内存小,简单,用于传输小文件。
FTP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
3.1工作原理
功能:
1.提供不同种类主机系统(硬、软件体系等都可以不同)之间的文件传输能力。
2.以用户权限管理的方式提供用户对远程FTP服务器上的文件管理能力。
3.以匿名FTP的方式提供公用文件共享的能力。
3.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TCP控制连接(端口21)时始终打开,并且是传请求,先与传文件的数据(端口20)。
默认文件是主动的(PORT)—端口为20。
注意:它们采用的是TCP,所以是可靠连接。
这里的端口都是服务器的端口。
4.电子邮件
4.1邮件
格式:用户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发送人发送时间和地址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收信人的地址和邮件主题是发送人自己填的。
4.2组成结构
4.3SMTP和POP3
(1)SMTP
是提供一种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SMTP采用的是TCP连接,用的端口号位为25。
采用C/S的客户模式。
2.邮件传送中 RCPT命令是,先弄清接受方是否已经做好准备,然后才发邮件。
获得OK的回答后,客户端用DATA命令。
SMTP的缺点如下,故用MIME进行提升改进。
P0P3
改进(IMAP)
若用的是万维网如:Hotmail、Gmail。
则改为:
5.万维网(WWW)
5.1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的过程
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的过程非常重要
WWW服务的第一部操作是浏览器对服务器的请求域名解析。
为HTTP保留的端口号:TCP的80端口
万维网的每一个页面有一个唯一的地址:UPL统一资源定位符
5.2HTTP报文格式
HTTP是一个无状态协议,然而Web站点经常希望能够识别用户,这时需要用到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