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 > 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之模块化与组件化

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之模块化与组件化

2025/9/19 21:07:40 来源:https://blog.csdn.net/Aqu415/article/details/142001580  浏览:    关键词: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之模块化与组件化
模块化开发方法

模块化开发方法是指把一个待开发的软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而且简单的部分,采用对复杂事物分而治之的经典原则。模块化开发方法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模块设计的规则,即系统如何分解成模块。而每一模块都可独立开发与测试,最后再组装成一个完整软件。对一个规约进行分解,以得到模块系统结构的方法有数据结构设计法、功能分解法、数据流设计和面向对象的设计等。将系统分解成模块时,应该遵循以下规则:
(1)最高模块内聚。也就是在一个模块内部的元素最大限度地关联,只实现一种功能的模块是高内聚的,具有三种以上功能的模块则是低内聚的。
(2)最低耦合。也就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以利于软件的升级和扩展。
(3)模块大小适度。颗粒过大会造成模块内部维护困难,而颗粒过小又会导致模块间的耦合增加。
(4)模块调用链的深度(嵌套层次)不可过多。
(5)接口简单、精炼(扇入扇出数不宜太大),具有信息隐蔽能力。
(6)尽可能地复用已有模块。

软件组件化技术

组件具有可组装性和可插拔性。每个组件的运行仅依赖于平台或者容器,组件与组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耦合关系。同时,组件和组件之间又并非绝对独立。组件经过组装后可以与其他组件进行业务上的交互。组件化开发并不等同于模块化开发。模块化开发只是在逻辑上做了切分,物理上(代码)通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隔离。

组件化也不等同于应用集成,应用集成是将一些基于不同平台或不同方案的应用软件有机地集成到一个无缝的、并列的、易于访问的单一系统中,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应用。组件化比模块化更独立,但比应用集成结合得更加紧密。

over~~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