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高考 > Vue3学习(组合式API——reactive()和ref()函数详解)

Vue3学习(组合式API——reactive()和ref()函数详解)

2025/9/15 20:21:21 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74363339/article/details/147973484  浏览:    关键词:Vue3学习(组合式API——reactive()和ref()函数详解)

目录

一、reactive()函数。

(1)介绍与使用。

(2)简单案例演示。

二、ref()函数。

(1)介绍与使用。

(2)简单案例演示。

<1>ref()函数获取响应式对象的本质与底层。

<2>基于简单类型或对象类型数据ref()构建响应式对象演示。

三、reactive()与ref()函数小结。


一、reactive()函数。

(1)介绍与使用。
  • 官方解释:返回一个对象的响应式代理

  • 基本作用:接收对象类型数据的参数传入并返回一个响应式对象。之所以学这个函数是因为在Vue中默认的数据并不是响应式的。希望得到的是响应式的数据就需要通过函数reactive()或ref()进行处理

  • 核心使用步骤:
  • 1、导入reactive()函数。
  • 2、执行reactive()函数并传入类型为对象的初始值,并使用变量接收返回值。
(2)简单案例演示。
  •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div id="app"><div>{{state}}</div><div>-----------------------</div><div>{{state.count}}</div><button @click="changeCount">count++</button></div><script type="module">import { createApp, reactive } from './vue.esm-browser.js'createApp({setup() {//reactive接收一个对象类型的数据,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const state = reactive({count: 100})const changeCount = () => {state.count++}return {state,changeCount}}}).mount('#app')</script>
</body></html>

  • 效果。


  • reactive()必须接收对象类型的数据
  • 如果接收简单类型数据又希望它是响应式,就需要使用函数ref()

二、ref()函数。

(1)介绍与使用。
  • 官方解释:接受一个内部值,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可更改的 ref 对象。此对象只有一个指向其内部值的属性 .value

  • 基本作用:接收简单类型对象类型的数据传入,并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

  • 核心使用步骤:
  • 1、导入ref()函数。
  • 2、执行ref()函数并传入初始值(简单类型或对象类型),并使用变量接收ref()函数的返回值。
(2)简单案例演示。
<1>ref()函数获取响应式对象的本质与底层。
  • 本质:在原有传入数据的基础上,外层包了一层对象,包成复杂类型
  • 底层:包成复杂类型之后,再借助reactive()函数实现了响应式
  • 脚本中访问数据,需要通过.value

  • 代码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div id="app"><div>{{state}}</div> <!-- 插值表达式中不需要使用.value --></div><script type="module">import { createApp, ref } from './vue.esm-browser.js'createApp({setup() {//ref接收简单类型或对象类型的数据,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本质:在原有传入的数据基础上包了一层对象const state = ref(0)console.log(state)console.log(state.value)return {state}}}).mount('#app')</script>
</body></html>

  • 效果。


<2>基于简单类型或对象类型数据ref()构建响应式对象演示。
  •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div id="app"><!-- 插值表达式中不需要使用.value --><div>{{state}}</div><button @click="changeCount">count++</button><div>-----------------------</div><div>{{userInfo}}</div></div><script type="module">import { createApp, ref } from './vue.esm-browser.js'createApp({setup() {//ref接收简单类型或对象类型的数据,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对象const userInfo = ref({name: 'zs',age: 18})//本质:在原有传入的数据基础上包了一层对象const state = ref(0)console.log(state)const changeCount = () => {state.value++  //脚本中使用.value访问值console.log(state.value)}return {state,userInfo,changeCount}}}).mount('#app')</script>
</body></html>

  • 效果。

三、reactive()与ref()函数小结。

  1. reactive和ref函数的共同特点:使用函数调用的方式生成响应式数据!
  2. reactive不能处理简单类型的数据。
  3. ref参数类型支持更多,但脚本中必须通过.value访问修改。
  4. ref函数内部实现依赖于reactive函数。
  5. 推荐:声明数据统一使用ref(),更加灵活且统一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