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 > CCS离散化传递函数与仿真不一致

CCS离散化传递函数与仿真不一致

2025/9/23 16:31:27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70743/article/details/140621581  浏览:    关键词:CCS离散化传递函数与仿真不一致

🏆本文收录于《CSDN问答解惑-专业版》专栏,主要记录项目实战过程中的Bug之前因后果及提供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帮你早日登顶实现财富自由🚀;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收藏&&订阅!持续更新中,up!up!up!!

问题描述

前景提示:
  
  如下问题有来自我自身项目开发,有的收集网站,有的来自读者…如有侵权,立马删除。再者,针对此专栏中部分问题及其问题的解答思路或步骤等,存在部分搜集于全网社区及人工智能问答等渠道,若最后实在是没能帮助到你,还望见谅!并非所有的解答都能解决每个人的问题,在此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够给予宝贵的理解,而不是立刻指责或者抱怨!如果你有更优解,那建议你出教程写方案,一同学习!共同进步。

  CCS离散化传递函数与仿真不一致;DSP中离散的传递函数出现偏差是什么原因,有没有解决办法。
比如PR控制、SOGI带通滤波等二阶以上的传递函数,在DSP中得到的结果和simulink仿真结果相差较大(都是离散后的),甚至相差40%以上,一阶传递函数则差别不大。
其中离散化传递函数都用是的预畸变的双线性变换,控制频率为12500Hz,仿真步长8e-6。
个人认为与采样的误差和延时无关,因为采样误差只引入随机的高频分量,而且用的半实物仿真采样误差很小;至于延时,abc三相电压或电流的延时是一样的,而且每一个控制周期计算时间也类似,一个控制周期才等于1.44度(50Hz)不至于偏差那么多。
代码如图所示:

解决方案

  如下是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在DSP中实现离散传递函数时,如果与Simulink仿真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如下:

  1. 离散化方法
    确保使用的离散化方法(如预畸变的双线性变换)适合你的系统。不同的离散化方法可能会引入不同程度的误差。

  2. 采样频率和步长
    尽管你认为采样误差和延时不是问题,但仍然需要确保采样频率和仿真步长足够小,以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并避免混叠和振铃效应。

  3. 滤波器设计
    对于二阶以上的传递函数,滤波器设计可能在离散化过程中发生变化。检查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相位裕度和衰减率是否在离散化后保持一致。

  4. 数值精度
    DSP和Simulink可能使用不同的数值精度。检查数据类型(如float与double)是否一致,并考虑舍入误差的影响。

  5. 初始化条件
    确保DSP中的系统初始化条件与Simulink仿真中的条件相同,包括滤波器的状态。

  6. 算法实现
    检查算法在DSP中的实现是否与Simulink模型中的算法完全一致。微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的显著不同。

  7. 控制算法的时间延迟
    即使是很小的延迟也可能在高频率控制中引起显著的误差。确保DSP中的控制算法没有引入意外的延迟。

  8. 硬件延迟
    实际DSP硬件可能存在与仿真不同的延迟,包括ADC和DAC的延迟,以及处理延迟。

  9. 环境差异
    仿真环境与实际硬件环境可能存在差异,如温度、电源波动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系统性能。

  10. 模型简化
    在Simulink中,可能对某些非理想因素进行了简化,而在实际DSP实现中这些因素可能无法忽略。

解决办法:

  • 重新检查和验证离散化过程,确保方法的正确性。
  • 使用与Simulink相同的数值精度和数据类型。
  • 对DSP算法进行逐步调试,确保每个步骤的输出与仿真一致。
  • 如果可能,使用与Simulink相同的数学库进行计算。
  • 考虑实际硬件的特定特性,如ADC和DAC的延迟,并在仿真中进行建模以匹配实际硬件。
  • 使用实际硬件进行测试,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以识别差异的来源。

最后,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更详细的系统分析,包括时域和频域的分析,以识别偏差的根本原因。此外,与其他工程师交流,了解他们在类似情况下的经验和解决方案,也可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希望如上措施及解决方案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你。

  PS:如若遇到采纳如下方案还是未解决的同学,希望不要抱怨&&急躁,毕竟影响因素众多,我写出来也是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帮助到同类似问题的小伙伴,即把你未解决或者产生新Bug黏贴在评论区,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一起帮你看看,可以不咯。

  若有对当前Bug有与如下提供的方法不一致,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把你的新思路或新方法分享到评论区,一起学习,目的就是帮助更多所需要的同学,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写在最后

  ok,以上就是我这期的Bug修复内容啦,如果还想查找更多解决方案,你可以看看我专门收集Bug及提供解决方案的专栏《CSDN问答解惑-专业版》,都是实战中碰到的Bug,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到此,咱们下期拜拜。

码字不易,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帮忙给 bug菌 来个一键三连(关注、点赞、收藏) ,您的支持就是我坚持写作分享知识点传播技术的最大动力。

同时也推荐大家关注我的硬核公众号:「猿圈奇妙屋」 ;以第一手学习bug菌的首发干货,不仅能学习更多技术硬货,还可白嫖最新BAT大厂面试真题、4000G Pdf技术书籍、万份简历/PPT模板、技术文章Markdown文档等海量资料,你想要的我都有!

📣关于我

我是bug菌,CSDN | 掘金 | InfoQ | 51CTO | 华为云 | 阿里云 | 腾讯云 等社区博客专家,C站博客之星Top30,华为云2023年度十佳博主,掘金多年度人气作者Top40,掘金等各大社区平台签约作者,51CTO年度博主Top12,掘金/InfoQ/51CTO等社区优质创作者;全网粉丝合计 30w+;硬核微信公众号「猿圈奇妙屋」,欢迎你的加入!免费白嫖最新BAT互联网公司面试真题、4000G PDF电子书籍、简历模板等海量资料,你想要的我都有,关键是你不来拿哇。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