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美食 > 6个月Python学习计划 Day 3

6个月Python学习计划 Day 3

2025/11/21 16:10:46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798265/article/details/148195047  浏览:    关键词:6个月Python学习计划 Day 3

🎯 今日目标

  • 掌握 while 和 for 循环的使用方式
  • 理解 range() 的工作机制
  • 实践:打印 1~100、累加、九九乘法表等常见程序逻辑

🧠 学习内容详解

  1. while 循环

    i = 1
    while i <= 5:print(f"第 {i} 次循环")i += 1
    

    📌 特点:先判断再执行,适合“直到满足某个条件前一直做”的任务

  2. for 循环 + range()’

    # range(起始, 结束, 步长),不包含结束值
    for i in range(1, 6):print(f"第 {i} 次循环")
    

    📌 range() 用法:

    range(5)        # 0,1,2,3,4
    range(1, 5)     # 1,2,3,4
    range(1, 10, 2) # 1,3,5,7,9
    
  3. 常见循环任务实例
    ✅ 打印 1~100 所有数字

    for i in range(1, 101):print(i, end=" ")
    

    ✅ 计算 1~100 的累加和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01):total += i
    print("1~100 的总和是:", total)
    
  4. 九九乘法表(嵌套循环)

    for i in range(1, 10):for j in range(1, i + 1):print(f"{j}×{i}={i*j}", end="\t")print()  # 换行
    

    📌 内层循环控制列,外层控制行;\t 表示制表符对齐,print() 换行

🧪 今日练习任务

  1. 使用 while 循环打印 1 到 10 的平方

    i = 1
    while i <= 10:print(f"{i}的平方是:{i * i}")i += 1	
    

    输出结果为:

    1的平方是:1
    2的平方是:4
    3的平方是:9
    4的平方是:16
    5的平方是:25
    6的平方是:36
    7的平方是:49
    8的平方是:64
    9的平方是:81
    10的平方是:100
    
  2. 计算 1~100 中所有偶数的和(for + if)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01):if(i%2 == 0):total += i
    print("1~100 中所有偶数的总和是:", total)
    

    输出结果是:

    1~100 中所有偶数的总和是: 2550
    

今日总结

  1. while 和 for 各适合什么场景?

    对比项while 循环for 循环
    使用场景条件未知,直到某个条件成立才停止已知循环次数或需要遍历一个可迭代对象时使用
    循环条件控制手动控制变量、判断条件和更新自动迭代,无需手动更新
    可读性条件驱动,适合处理“无限循环”类逻辑简洁明了,适合遍历范围、列表、字符串等结构

    🔸 示例:

    # while:直到用户输入“exit”才退出
    command = ""
    while command != "exit":command = input("请输入指令(exit退出):")print("你输入了:", command)# for:打印1~10
    for i in range(1, 11):print(i)
    
  2. range() 的三种参数用法?
    range() 用于生成整数序列,是 for 循环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

    range([start], stop[, step])
    
    用法说明示例结果
    range(stop)从 0 开始到 stop-1range(5)0 1 2 3 4
    range(start, stop)从 start 到 stop-1range(2, 6)2 3 4 5
    range(start, stop, step)指定步长range(1, 10, 2)1 3 5 7 9

    🔸 示例:

    for i in range(5):print(i, end=" ")  # 输出:0 1 2 3 4
    
  3. 循环体内 print() 如何控制换行/不换行?
    默认情况下,print() 输出后会自动换行。
    要取消自动换行,可以设置 end=“” 或指定分隔符。
    🔸 示例:

    # 默认换行
    print("A")
    print("B")
    # 输出:
    # A
    # B# 不换行输出
    print("A", end=" ")
    print("B", end=" ")
    # 输出:A B
    

    常见用法:输出九九乘法表时让一行内容横向排列:

    for i in range(1, 4):for j in range(1, 4):print(f"{j}×{i}={j*i}", end="\t")print()  # 换行
    
  4. 如何使用嵌套循环解决二维结构的问题?

    嵌套循环常用于:

    • 表格输出(如九九乘法表)
    • 遍历二维数组或矩阵
    • 多维坐标(如笛卡尔积)

    🔸 九九乘法表示例(行×列):

    for i in range(1, 10):           # 外层控制行for j in range(1, i + 1):    # 内层控制列print(f"{j}×{i}={i*j}", end="\t")print()  # 每一行结束后换行
    

    📌 理解方式:

    • 外层循环每次开始都代表新的一行
    • 内层循环表示一行中的多个元素(列)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