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 | 引 言
02 | 环境描述
03 | PCB电气规则约束设置
04 | PCB叠层设置
05 | 结 语
01 | 引 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如何导入PCB板框、自行画制PCB板框,以及怎样导入网表,但此时还不能进行布局布线,还需要做一些重要的前期工作;
本篇小记的内容主要讲述如何设置PCB电气规则约束,怎样设置叠层;
上一期参考文章:
《Cadence学习笔记之---导入PCB板框、网表》;
02 | 环境描述
操作系统:Win 11;
软件版本:Allegro Cadence 17.4 (备注:已打补丁);
软件配置:默认设置; (备注:无安装任何插件);
03 | PCB电气规则约束设置
在设置规则之前,简单的描述一下PCB电气规则约束的作用:
电气规则是用来约束我们进行PCB布局、布线的规则,不满足规则的设计行为,轻则会导致制板厂在现有工艺的条件下无法加工,重则PCB板批量报废!
那么电气规则约束的依据是什么?
· 制版厂提供的工艺条件;(如钻孔最小为0.15mm等)
· 现在的设计要求;(如差分信号线等长)
现在,我们开始设置PCB的电气约束:
<1>、<2>、按照顺序操作,打开约束规则管理器;
<1>、电气规则约束;(设置电气约束,如差分对等,就是在这里设置)
<2>、物理规则约束;(设置物理约束,如线宽、过孔规格)
<3>、间距规则约束;(设置间距约束,如线与线的间距、线与过孔的间距等)
<4>、设置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间距规则约束;
<5>、装配规则约束;(这个一般极少用到,保持默认即可)
<6>、叠层规则约束;(这里只需保持默认即可)
<7>、元件或网络属性;(同样,保持默认即可)
<8>、DRC错误信息显示;(一般是全开,不需要额外设置)
上述的规则看着很多,实际上使用最频繁的是<1>、<2>、<3>;
下面开始进行电气规则约束设置:
<1>、<2>、按照操作顺序,打开电气规则约束;
<3>、打开后,所有的电气网络都会在这里显示;
<1>、找到需要设置为差分对的网络;(如这里的USB数据线)
<2>、选择创建;
<3>、选择差分对类型;(如果是DDR那就需要选择网络组)
<1>、输入差分对的名称;
<2>、选择创建;
<1>、差分对创建成功后,会在电气网络的顶部显示已创建好的差分对;
至此电气约束设置完成,电气约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设置差分对或网络组,其它项一般情况下,保持默认参数即可。
接下来是物理规则约束设置:
<1>、<2>、按照操作顺序打开物理规则约束,选择所有层;
<3>、这里的DEFAULT指的是,如果我们没有给网络单独设置约束的情况下,会统一按照DEFAULT参数设置规格约束,即全局约束;
<4>、设置最小线宽、最大线宽;(只需要在DEFAULT一栏中设置好参数,下面各层会自动更新);
<1>、向右拉至过孔设置,双击打开;
<2>、选择我们需要的过孔,需要用哪些类型的过孔,双击可选中;
<3>、选中后的过孔会在此处显示,如果需要移除,单击并选择Remove即可;操作完成后,点击OK即可保存;
<1>、设置成功后,会在过孔框内显示我们选择的过孔规格,在布线时就可以选择想要的规格过孔进行设计;
至此物理规则约束的设置重要部分已经演示完,在物理规则中需要我们必须设置的是线宽以及所需的过孔,其它项可根据需要再行设置。
接着再就是间距规则约束设置:
<1>、<2>、选择间距规则,选择所有层;
<3>、这个小三角可以进行展开或收缩;(如果收缩,只显示AII这一栏,如果展开则会显示全部,如线到线、线到过孔)
<4>、标题栏中表示当前主要设置的是线到各元素的间距;(如Line To Line表示的就是线到线的间距)
<5>、只需要设置DEFAULT中的参数,下面各层则都会进行同步设置,如果想要单独设置,则修改对应项的参数即可;
<1>、向右拉取,可以看到各个间隔规则参数的详细情况,其实就是各种元素间的间隔;
根据上述举例逐一将各项间距设置好,就完成了间隔规则约束的设置,再次提醒这些间距的设置依据并不是凭空而来,
一是来自我们的设计要求,二是来自制板厂的工艺参数。
04 | PCB叠层设置
Cadence PCB的叠层设置非常简单,下面介绍如何设置叠层操作:
<1>、打开叠层设置窗口;
<2>、打开叠层设置窗口的快捷方式;
<1>、层序和层名称;
<2>、铜箔;(也就是线路层)
<3>、PP;(玻璃纤维)
<4>、各层的厚度;(各层的厚度叠加起来就是板厚)
<1>、在该层的前面增加一层电气层;
<2>、在该层的后面增加一层电气层;
<3>、在该层的前面增加一层PP;
<4>、在该层的后面增加一层PP;
添加层完成后,根据需要修改层的名称,点击OK即可;
至此,Cadence的叠层操作介绍完毕。
05 | 结 语
如前文所述,电气规则约束在本篇文章中只讲述了重要部分的参数如何设置;
这些设置已经可以满足常规的项目需要,如果项目要求比较苛刻,再行添加即可;
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可以理解Cadence的约束规则是怎么操作的,了解了流程之后,其它各项不常用的约束规则,设置起来也会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