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黑树在操作系统中的“实战”应用
📌 1. 进程调度器: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CFS 是 Linux 的默认调度器(从 2.6.23 起),它使用红黑树维护就绪队列。
✨ 为什么用红黑树?
CFS 的目标是:让每个进程都公平地获得 CPU 时间。因此需要:
- 快速查找最“少运行”的进程;
- 快速插入新的进程;
- 快速删除终止的进程。
红黑树非常适合:
- O(log n) 插入、查找、删除;
- 有序:中序遍历就是进程运行时间从少到多排列;
- 可快速找到最小值(左子树最左节点)—— 当前最应该调度的进程。
👇 示例:
CFS 会把每个可运行进程放入红黑树中,key 是进程的“虚拟运行时间 vruntime”,值是指向进程控制块(task_struct)的指针。
每次调度器都从红黑树中找出 vruntime 最小的进程运行 —— 实现了“完全公平”。
📌 2. 虚拟内存管理(VMA 红黑树)
Linux 的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内存区域描述符 vm_area_struct
(VMA)链表,这些结构按照地址顺序排列。为了提高查找效率,Linux 使用红黑树来辅助管理。
🧠 应用场景:
- 当你
malloc()
一个新内存块; - 当你触发
page fault
; - 当你调用
mmap()
映射文件;
Linux 需要快速查找和修改某个虚拟地址对应的 VMA。
🔍 查找方式:
查找“某个地址属于哪个区间”,在红黑树中通过地址作为 key 可以高效进行。
二、图示简化(仅理解用途)
CFS 红黑树 虚拟内存红黑树
------------ -------------------
| vruntime: 7 | | 0x00400000 - 0x00500000 |
| PID: 1234 | | 代码段 |
------------ -------------------/ \子进程 | 0x00600000 - 0x00610000 || 堆 segment |
三、为什么不是 AVL/B/B+?
结构 | 不用的原因 |
AVL 树 | 过于严格平衡,插入删除旋转次数多,系统开销大 |
B/B+ 树 | 多路分支,适合磁盘存储,内存中二分更高效 |
红黑树 ✅ | 插入删除相对简单,平衡性足够,速度快,适合系统场景 |
四、小结:系统级红黑树应用特点
应用场景 | 数据结构作用 | 性能关键点 |
CFS | 维护就绪进程的公平调度 | 最小 vruntime 查找 |
内存管理 | 查询虚拟地址区间 | 地址范围查找效率 |
五、思考
- 你能想象下,当一个新进程加入时,红黑树内部会如何旋转和保持平衡吗?
-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更“硬核”的内容:红黑树的数学证明与推导。